查看原文
其他

诸葛亮最大的悲哀

曾纪鑫 九州出版社读书会 2021-10-08

九州好书

点击图片了解详情


手执羽扇、头戴纶巾、身披鹤氅,一副道风仙骨、飘逸潇洒,他是智慧的化身,也是道德的楷模,这就是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。

他有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坚守,但是其中却又蕴藏莫大悲哀。

今日与你分享的这篇文章,希望能让你进一步认识历史上的诸葛孔明。


成功也好, 失败也罢,诸葛亮都与他的隐居隆中密不可分。他的“逆天而动”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是为了实现《隆中对》的战略决策;他受命托孤全力辅助阿斗,是为了报刘备的知遇之恩;他的生活俭朴、廉洁奉公、清心寡欲,是隆中自给自足生活的一种延伸,更是为了实践他在隆中所形成的“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”的人生哲学; 诸葛一生惟谨慎”,不敢弄险,如果隆中山水奇崛巍峨,恐怕他在治国用兵上也就能妙计迭出、以奇制胜了……


诸葛亮虽然走出了古隆中,但终其一生,也未能走出“隆中意识”;他自从走出隆中后便一次也没回过隆中,可他却时时躺在隆中的怀抱里旧梦重温;他虽然听从着道德与意志的力量义无反顾地向前走着,却不时地回首眺望,目光越过重重关山最后落在隆中的上空难以离开……这便是诸葛亮怎么也无法化解的,与血肉交融一体的,隆中情结、隆中意识!



尽管历史无法假设,但我仍常常回溯时光向着三国那激荡的风云叩问: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出山,如果他晚出两年,如果他辅助的不是刘备而是刘表或曹操或孙权,那该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?


时势可以造就英雄,英雄无法创造时势。可英雄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却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他们虽然无法阻止、改变历史的向前发展,却能加速或延缓历史的进程。


遥想当时,曹操挥师南指,荆州已降,东吴一片恐慌,此时若没有诸葛亮的介入,没有他的联吴抗曹,刘备将死无葬身之地,东吴也会望风而降。中国归于曹操一统,也就没有三分天下、鼎足而立的局面发生了。


若谓不信,即将诸葛亮从《三国志》或《三国演义》中抽出试试,一部三国历史,该怎样发展怎样写下去呀?没有诸葛亮的出山,不仅一段三国,就是整个中国的灿烂历史,恐怕也要因此而失色许多。


然而,历史发生了就是发生了,你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来观察它、解释它、演绎它,却怎么也不能重新改写那些已然发生的基本事实。诸葛亮也是如此。


他的出山是一件无法更改的事实。即使活在今天,他也仍要走出古隆中进入到喧嚣的历史中心来的。


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传统,也是他们的莫大悲哀。


从古到今,中国知识分子都是以儒家的入世为主、道家的出世为辅。


乾坤清朗,明主现世,他们就出山了,积极进取,博取功名,建立功业;一旦遇挫,或遭贬谪,就退隐山林,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可一颗心,仍记挂着君王,仍在寻找时机,翘首以待。他们的退隐入山,大多是求得声名,待价而沽,积累更多的政治资本,为了更好地出山。


范仲淹曾在《岳阳楼记》中,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态作了概括而准确的精彩描写:“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;处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;是进亦忧,退亦忧……”


为什么知识分子的脸上总是挂满忧愁无法开颜?关键在于封建统治太专制太残暴,老百姓太艰难太困苦了。作为渺小的知识分子,光是忧愁又能起多大作用呢?


居庙堂之高,君王高兴了,就拿你当个工具使一使来用一用;不高兴了不耐烦了,就要将你关进牢狱,弄不好还要开刀问斩。即使到了这个份上,你还得脑袋碰地,将头磕得山响,一个劲地谢恩。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哪有半点人格尊严可言?


而这一切,都是自己找的,是自己作践自己,自己糟遢自己。你一天到晚忧这个忧那个,谁又来买你的账呀?君王不买账自不必说,就是老百姓,看见你这副愁眉苦脸的酸腐迂夫子怪相,也要作践你几句,说你是书呆子,他们倒常能苦中求乐自得其乐,达观开朗得很呢!


写到这里,我真的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感到深深的悲哀。即便最优秀者如诸葛亮,也不能走出这一无形的巨大的怪圈。他虽然得道家之风韵,但儿时的儒学根底决定了,他从小想着的就是当官,他说他的同学只能当怎样怎样的官,而他却能当位极人臣的如管仲、乐毅那样的大官。所不同者,他想当的是大官与清官,是匡时救民的官。不管当怎样的官,反正没能挣脱“官”的范畴。


他的隐居隆中就是为了当官,因此,其出山是怎么也无法避免的,就看投靠谁依附谁了。他终于遇到了刘备,有一种如鱼得水之感,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,但刘备并不怎么把他当回事。


明明在隆中谈得好好的对策,说得好好的价码,可刘备就是要破坏,硬要跟东吴打一场恶仗,根本不把他这个丞相放在眼里。惨败而归,忧愤交加,快要咽气了,这才想起诸葛亮的英明,这才想到要真正地用一用他,才来了个临终托孤。


诸葛亮自然又是感激得不行,结果是这个怎么也扶不上墙的阿斗也不怎么把他当回事儿,兴之所至,可以一纸诏令,打乱他的战略部署,儿戏般地将他从前线召回。知识分子要干成一点事儿,也真够难的了。


如果诸葛亮此时取而代之呢?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,什么事情都做得,就是这儒家的忠义万万不能破坏!


于是,诸葛亮活到五十四岁这一坎上,就死在了北伐中原的任上。他不仅死得其所,也死得其时。二十七岁出山,为蜀国奔波了二十七个春秋撒手而去,两个二十七,多么富有意味的神秘之数呵!


他谨慎了一生,勤勉了一生,奋斗了一生,驰骋了一生,可就是怎么也没有真正走出他所隐居的古隆中。不唯他,中国历史上,又有多少知识分子走出过这一无形的磁场、这一巨大的怪圈呢?


“学而优则仕”,读书了不做官去干什么呢?这好像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。如果我将这一疑问放在古代,那么,不正常的倒是我了。


我无法苛求他们,我只想说,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壤决定了一切。在一个“官本位”的社会里,人生的价值只有通过做官才能实现。当一个个憔悴而忧愁的身影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拥挤不堪时,我心中涌动的是一股莫名的悲哀,除了悲哀还是悲哀,唯有悲哀而已。


于是,也就不难理解诸葛亮定格在我脑海里的那一抹苦涩的微笑了。其中自有他的难言之隐,也有对后世一代代知识分子的失望。


所幸的是,人们的价值观日益变化,变得多元化起来,读书再也不仅仅是为了做官。价值的实现途径也越来越多了,整个世界,包括中国在内,正悄悄地发生着一场深刻的权力转移——由做官到金钱而知识。


今日,不少知识分子已真正“走出古隆中”,超越了诸葛亮的隆中情结隆中意识。他们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,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那遥远的地平线……


恍惚中,诸葛亮的形象又出现在我眼前,那留在嘴角的微笑,似乎由苦涩渐渐变得灿烂起来。




本文摘自:《历史的张力》

作者:曾纪鑫

出版:九州出版社




本书叙写、读解的十一位历史人物,有被后世誉为“智绝”的诸葛亮,创作世界第一部茶书的陆羽,“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”的朱熹,七下西洋的郑和,编撰《本草纲目》的李时珍,“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”林则徐,面临时代巨变作出“另类抉择”的萨镇冰,不惜生命高风亮节的瞿秋白,还有“半截子英雄”李自成以及作者笔下少有的女性人物——肩负和亲使命的王昭君、文成公主。他们都是当时的英杰,其成就往往就是一座仰之弥高、钻之弥坚的山峰。




相关阅读:

“智绝”诸葛亮,为何娶了一个丑女为妻?

刘备托孤诸葛亮,是信任还是警告?

中国历史的11次偶然

知识分子如何独善其身?

宋代知识分子为何如此有风骨?

历史的张力

用生命在辟谣的皇帝



点击阅读原文,加入读书会,成为会员,参与我们不定期举行的免费福利赠送活动;另,您也将会在每个节气日在所填写的邮箱中收到我们送出的《读·享 | 九州》电子杂志。


九州出版社读书会

ID:jzhpress

书香九州,智慧长留。

谢谢您的关注!

Copyright ©2017年

九州出版社读享团


Email:jzhpress@126.com

个人微信号:jiuzhou911,暗号:读九州

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